高教每日要闻
2014年第21期(总第25期)
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
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年2月25日(星期二)
【高教要闻】
■[教育部:2012年2.2万亿教育经费用于促公平等]教育部党组副书记、副部长杜玉波近日回应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.2万亿元说,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基本、补短板、促公平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%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确定的目标。据悉,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,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超过80%,在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,财政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超过16%,是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。2.2万亿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中,中央支出不到20%,80%都在地方。地方政府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、使用和管理的责任主体。杜玉波说,我国教育财务预算制度正逐步完善,教育部门修订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、会计制度,国家近几年实施的每一个教育重大项目,推出的每一项学生资助政策,都制定了专门的管理办法,建立“谁使用、谁主管、谁负责”的责任机制。(《人民日报》)
【院校动态】
■[福建师范大学等联合发布首部《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(2013)》]由福建师范大学、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单位联合研究的首部《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(2013)》绿皮书(简称绿皮书),日前出版并向社会公布。根据该绿皮书,2012年,瑞士、德国、挪威位列全球环境竞争力排名前三,其中中国在全球排名第87位,表明中国政府在全球气候变化、环境保护、绿色转型等方面已取得了积极进展。该报告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环境评价话语权的长期“垄断”,是我国学术研究机构首次对全球环境绩效进行评价分析,具有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性。据主编李建平教授先容,该书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紧密跟踪环境科学、经济学、生态学、管理学、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多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,深入分析当前全球各国环境竞争力的发展水平、变化特征及趋势动因的基础上,构建了一个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,利用该模型将全球133个国家最新公布的环境经济数据进行整理合成,通过全面深入的评价和比较分析,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全球各国环境竞争力的特点,可为各国判断分析本国环境发展的优势与薄弱环节提供参考依据,也可为各国完善制定环境经济政策、加快绿色经济转型和提升环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决策借鉴。(《光明日报》)
【学术前沿】
■[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谈“如何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”]近日,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在2014年第三期《求是》杂志上撰文,谈“如何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”,全文共分“为什么要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 ”、“省级政府教育统筹主要改什么”及“几点体会”等三个部分。文章从论述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的意义入手,深入分析探讨了教育统筹权改革的具体内容和举措。该文以安徽省为例,强调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,一定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,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综合改革之路。编辑最后提出,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,必须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独特优势;必须强化做好“综合”文章;必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。(《求是》)